一、2015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基本情况
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博览会。中阿博览会自举办以来,在国际、国内产生深远影响,得到了包括阿拉伯国家及其他穆斯林地区在内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广泛欢迎,正在成为国家推进和落实中阿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也为宁夏向西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2015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简称中阿博览会)于9月10日至13日在宁夏银川举办,本届中阿博览会契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以“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为主题,旨在推动中阿地区交流。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毛里塔尼亚总统阿齐兹、科摩罗副总统穆哈吉以及来自20多个国家的83位部长级官员,86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投资机构代表参会,国务委员郭声琨、24个中央部委,26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代表出席,共计签约项目163个,投资金额1712亿元人民币。
二、中阿博览会的优势亮点
(一)由专业博览局具体操作筹办事宜
中阿博览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博览局负责承担会务展务、对外联络、招商引资、协调服务等具体工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览局成立于2010年,是参公管理的正厅级事业单位,与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秘书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宁夏分会一套机构、三块牌子,内设办公室、经济发展处、会务处、会展处、对外联络处5个职能处室。自具体承担中阿博览会筹备事宜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博览局慢慢确立了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模式,在中阿博览会的筹办过程中,既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同时坚持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宁夏回族自治区博览局协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明确会展市场的准入机制和主办主体的资质条件,制定有关会展经济方面的法规来规范整个会展经济的行为,使中阿博览会的筹办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政府引导,与博览会相配套的各类会展专业服务企业、宾馆饭店、旅游服务得以建立和提供。
(二)海外合作机构机制
中阿博览会与约旦商会、伊拉克总商会、阿曼商工会、伊朗贸促会等20家境外商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关系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吸引境外地区客商参展参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阿博览会展位的预订率,提高了参与客商的认可度和信心。
(三)主宾国与主题省机制
中阿博览会的主宾国机制已形成多届,本届博览会做了进一步改善。往届主宾国活动都是由中方策划,今年中约双方共同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并各自设有筹备部,共同策划、组织、推进,保证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经贸合作更加务实。本届中阿博览会期间,主宾国活动共有约旦国家馆展览、中约经贸论坛暨企业对接洽谈会、约旦投资推介会、约旦旅游推介暨签约会、约旦文艺演出5项内容,与中国共签署了涉及农业、卫生、投资、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的11项合作协议,总金额达198.2亿元人民币。
除主宾国外,中阿博览会还设立了主题省机制。浙江省是本届博览会的主题省,主题省机制有效调动了浙江省参与中阿合作的热情,本届中阿博览会参展的浙江企业一共55家,浙江展区是全国各省区市展览面积最大、参展企业最多的展区。
(四)充分发动中央驻宁媒体力量
本届中阿博览会注重中央媒体宣传力度。2015年6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就播出了“宁夏-打好中阿博览会这张牌”的新闻报道,介绍了中阿博览会所带来的商机。在召开2015中阿博览会宣传工作动员会时,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请中央驻宁主要媒体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推出有分量有影响的新闻稿件,实现宣传宁夏与提升业务的双赢。
本届中阿博览会开幕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整点新闻、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均在头条报道了中阿博览会相关信息。在整点新闻中,节目详细了介绍了展会所带来的中阿贸易成果及主宾国约旦的有关情况。
除了视频媒体宣传的成功,中阿博览会也通过网络媒体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除中阿博览会官网外,国家级网络媒体人民网为中阿博览会设置了专栏,在专栏内,不仅可以看到开幕式等重要活动的视频,还可以看到各个活动的议程,参与国家的概况等重要信息,为与会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五)中阿博览会市场化成效显著
2015中阿博览会通过官网发文,诚邀各界企业与组委会合作,组委会向企业表明了其“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多方合作、市场运作”的办会原则。
中阿博览会为所有赞助企业开展专属商业服务,根据企业实际制订赞助计划,为赞助企业提供最便捷的信息资源服务和主流媒体推介,让所有参与博览会的合作伙伴共享发展商机,实现多边交流合作。
在中阿博览会的组织下,通过宁夏自治区博览局的成功运作,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与中阿博览会合作,其中,宝马集团为本届中阿博览会提供了200台7系车辆,保障各国政要、嘉宾的交通出行,而在博览会展区现场组委会为宝马集团提供了展区,展示警备用车和安防车辆领域的创新技术和雄厚实力。
(六)举办“2015中阿博览会高新技术和设备展”
组委会在最新启用的宁夏国际会堂还设置了约4000平米的“2015中阿博览会高新技术和设备展”,集中展示主宾国约旦、主题省浙江以及北汽、中国中车、中国英利、中国电力、中国船舶等知名企业的高新技术和设备,提升了中阿博览会的专业水平和层次。其中,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的12家成员单位携带中国航天最新技术、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参展,全面展示中国在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领域的高科技成果和实用案例,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取得良好效果。
三、中阿博览会的问题与不足
(一)活动间转场时间过长
中阿博览会组委会为欢迎各国来宾,于9月9日晚组织安排欢迎晚宴及演出活动,参与两项活动的嘉宾需在结束晚宴后通过乘坐接待车辆前往演出现场,但两项活动间隔时间较短,导致一部分嘉宾无法按时抵达演出现场,演出活动延迟12分钟开始,演出开始后仍有人员进出,场面较为混乱。
(二)主展区现场略显混乱
本届中阿博览会主展馆设在银川国际会展中心,参展商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展位以小商品零售及现场叫卖为主,也有游商售卖三无产品,市场气息比较浓厚、现场较为混乱。
四、中阿博览会对举办京交会的启示
(一)拓展国际合作,紧握国际买家
中阿博览会利用其独特的地缘优势,重点发展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的商协会成为其国际伙伴,使得中阿博览会得到了阿拉伯国家及其穆斯林地区国家的广泛欢迎,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中阿博览会有相对固定的境外客商资源。
建议京交会在增加其国际化水平时,借助商务部、外交部等国家对外交往渠道争取与更多国际组织开展合作,明确其邀请国际买家数量、进行权威发布等具体参会义务;借助境内外行业协会、招商机构等各种渠道邀请国际买家并通过提供参会便利、对接服务、资金扶持等优惠措施,力争达成长期合作关系,提升京交会国际实效性。
(二)依托政府资源,推进市场运作
本届中阿博览会在市场化方面较为成功,除成功引入宝马集团为博览会提供用车保障外,还与万达财富、宁夏银行、加多宝、昆仑山等多家知名企业达成了合作。
京交会应充分利用其国家级的定位,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京交会的市场化运作中来,统筹规划展位、会议用品、路旗、微信等多方式市场化回馈,设立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以及个性化回馈方案,既给参与京交会市场化的企业提供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展示平台,也为京交会提供更多的市场化服务与资源。
(三)多措并举,推介宣传
本届中阿博览会通过政府的大力宣传和针对企业的个性化推广提升了宣传效果。
京交会宣传工作中也可参考这一模式,一是重视中央电视台、
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的宣传;二是重视服务贸易领域专业媒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度宣传;三是利用境外专业媒体宣传推介;四是挖掘新媒体的宣传渠道。
(四)加强招商招展,严控展览品质
展的生命力在于前瞻引领性,服务贸易展会的生命力在于引领行业趋势、达成合作交易。如何邀请到引领行业发展前沿和创新趋势的参展商至关重要。中阿博览会主展馆品质较低,但与开幕式同地举办的“高新技术和设备展”品质较高,但仍然仅注重形象展示而缺少实际交易。
提升京交会的展览品质,要科学规划展览展示,着力邀请服务贸易各领域中最前沿、最创新和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参展,邀请有实力的国际买家提供对接服务帮助参展企业达成交易;要严控游商、杜绝低档物品销售扰乱展览秩序。
附件: 1.习近平主席致2015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的贺信
2.国务委员郭声琨在2015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附件1:习近平主席致2015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的贺信
值此2015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本届博览会以“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为主题,推进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其他地区国家的交流合作,对深化双方人民友谊、提高务实合作关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是相互信任的好朋友,也是在实现共同发展道路上携手同行的好伙伴。去年,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我提出中阿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阿拉伯国家作出了积极回应,有关各领域合作正在加快推进。中国愿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同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为促进共同发展、增进各国人民福祉而努力。
预祝会议取得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2015年9月10日
附件2:国务委员郭声琨在2015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尊敬的阿卜杜拉二世国王陛下,
尊敬的阿齐兹总统阁下,
尊敬的穆哈吉副总统阁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萨拉姆-阿莱孔!大家好!
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银川,共同出席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本届博览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来自阿拉伯各国及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中阿博览会自2013年举办以来,已成为推进中阿务实合作、丰富中阿关系战略内涵的重要平台。本届博览会以“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为主题,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探讨中阿在电子商务、新能源、高科技、农业、卫生、文教、旅游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本届博览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致信对本届博览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早在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超越民族、文化、地域的限制,在古丝绸之路上共同描绘了中阿经贸、文化交流的和谐图景。近代以来,中国和阿拉伯人民在维护民族尊严、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中相互支持,在探索发展道路、实现民族振兴的道路上相互帮助,在深化人文交流、繁荣民族文化的事业中相互借鉴。进入新千年后,特别是2010年中阿战略合作关系确立以来,双方继续秉承真诚相待、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推动中阿友好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发展中国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典范。
中阿始终能够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多年来,中阿高层交流频繁,机制建设不断完善,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双方在涉及彼此重大利益与核心关切的问题上,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在国际与地区热点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阿都致力于相向而行、互利共赢。中阿政治制度理念虽有不同,但双方务实合作契合点很多。上世纪五十年代中阿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仅一千多万美元,2014年达2512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阿拉伯国家第二大贸易伙伴;中阿相互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需求不振的背景下,中阿经贸合作逆势而上,为各自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阿共同促进文明对话、交流互鉴。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都具有开放包容的鲜明特质。时至今日,中阿人文交流机制和渠道日趋丰富。2014年在中国留学的阿拉伯国家学生总数达1.4万人,同比增长11.7%;中国先后在9个阿拉伯国家设立了11所孔子学院、3个孔子课堂,累计为阿拉伯国家培训近2万名官员和技术人才;2014年中国接待阿拉伯国家游客34万人次,中国赴阿拉伯国家旅游人数近100万人次。这些人文交流活动进一步拉近了中阿人民之间心灵的距离,为不同文明间求同存异、共同进步树立了典范。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赋予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贯通亚欧非大陆,连接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跨度最大、范围最广的合作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进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带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2014年召开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中阿双方就携手共建“一带一路”达成重要共识。历史上,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因为古丝绸之路相知相交,这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源头活水。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了中阿合作的现实需要,将为中阿关系发展打开新的机遇之门。借此机会,我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倡导对话和平,增进政治互信。中阿应继续视彼此为和平的力量、发展的机遇。中方愿同阿方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进一步筑牢双方政治互信基础。我们理解、尊重和支持阿拉伯人民求变革、谋发展的诉求,相信地区国家和人民有能力、有办法找到符合自身国情的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团结的阿拉伯世界,支持地区国家自主处理内部事务,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热点问题,愿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愿与阿方就重大问题加强协调合作,在涉及各自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加强协调配合,更好地维护中阿双方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第二,深挖贸易增长潜力,优化贸易结构。过去10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额年均增长17%,高于同期中国外贸总体增速2个百分点,中国自阿拉伯国家进口额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从4%提高到7%。展望未来,只要我们不断相互扩大市场开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商机会更加广阔。我们愿与阿方一道,加快推进中国-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深化海关、质检、电子商务、过境运输等全方位合作;完善中阿博览会、广交会等经贸交流平台,帮助中阿企业家寻找更多商机;优化贸易结构,在增加自阿拉伯国家资源和农产品进口的同时,扩大非资源类产品的进口;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推动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协调发展。
第三,面向产业需求,扩大双向投资合作。当前,阿拉伯国家正在推进工业化和产业多元化,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上需求旺盛。中国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装备制造集成能力强,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性价比高。我们愿将产能优势与阿拉伯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引导轻工、纺织、建材、化工、钢铁、有色等传统优势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到阿拉伯国家投资设厂,帮助阿方增加就业和税收,提升工业化水平,并带动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发展。加强中阿中小企业间投资与合作。同时,我们也欢迎阿方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为此,中阿双方应继续完善投资促进政策,落实各项优惠措施,共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中方愿继续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阿拉伯国家铁路、公路、港口、电力、通信等项目及工业园区建设,充分利用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融资平台、积极推动双方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互利合作,更好地助力各自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共同努力,实现今后10年内中阿双方贸易规模达到6000亿美元,中国在阿拉伯国家非金融类投资存量达到600亿美元的目标。
第四,坚持包容互鉴,深化人文交流。人文交流是中阿合作的重要支柱,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阿双方应充分发挥中阿文明对话会、中阿友好大会、中阿新闻合作论坛等机制的作用,继续办好“中国艺术节”、“阿拉伯艺术节”、“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等活动,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媒体、智库、旅游、妇女、青年等多领域交流合作。我们乐见更多阿拉伯国家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也希望看到阿拉伯语在中国的外语教学中不断走向前列。这样,中阿年轻人就能够了解掌握彼此的语言,从对方的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我们欢迎更多阿拉伯国家游客到中国旅游,同时鼓励更多中国公民到阿拉伯国家旅游。我们愿意同阿拉伯朋友分享治国理政、发展经济的经验,愿在人才培训、职业教育、技术转移等方面为阿拉伯朋友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在2014-2016年为阿方培训6000名各类人才的目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宁夏是中阿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自2010年起,宁夏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和一届中阿博览会,为中阿合作搭建了新平台。我们将与阿方一道,进一步提升中阿博览会在深化中阿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中阿博览会打造成为高层对话、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机制和综合性平台。中国政府也将继续发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民族、人文优势,支持宁夏与阿拉伯地区加强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阿拉伯国家有句谚语:“当一棵无花果树关注着另一棵无花果树时,它们就会结出累累硕果。”我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努力,不断增进中阿人民间的了解和友谊,不断促进中阿文明间的交流与共享,把握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历史机遇,中阿合作一定会驶入发展快车道,中阿关系必将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古老的丝绸之路也将绽放新的光彩!